亳州新闻网讯 “从这个显示屏上就能看到蔬菜、水果的检测结果,这样我们买菜啥的就更放心了。”近日,在亳州蔬菜批发市场食品安全快检室外的屏幕上,看着不断滚动着的正在接受检测的蔬菜、水果名称及其相应的检测结果,前来采购的消费者纷纷点赞。
“菜篮子”安全连着千家万户,为保障市民餐桌上的食品安全,今年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在亳州蔬菜批发市场增设食品安全快检室,可以快速判定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,对重点食用农产品实施“每日必检”,防止质量不合格的农产品流入市场。
走进该快检室,记者看到屋内配备标准化的农残检测仪、电子台秤、移液枪等设备,实行专人管理、专室检测、专栏公示。墙上张贴着统一的管理制度、重点问题食用农产品清单及查验流程图,指导市场严格把关。基于风险监测,今年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农业农村部门锁定了14类高风险品种进行专项整治,形成“靶向监管清单”,即易残留问题的“7条鱼”( 黄鳝、牛蛙、泥鳅、鳊鱼、鲫鱼、乌鳢、大口黑鲈)、“4棵菜”( 豇豆、芹菜、姜、辣椒)、“3个果”(芒果、香蕉、荔枝)。
“今年我们在市区新增了两个快检室,分别位于亳州蔬菜批发市场和养生大道综合农贸商城,每天对农贸市场的食用农产品抽检15组产品,重点聚焦‘7条鱼、4棵菜、3个果’等14类高风险品种,确保问题农产品‘入不了市、上不了桌’。”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科科长张冠军介绍。
“我们每天一大早就开始对市场里进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进行检测,从取样到出结果,全程仅需20分钟。”检测员吴冉介绍,一旦发现不合格的立即复检,复检仍不合格的,要求销售者立即停止销售,市场开办者当场销毁或作无害化处理。同时书面通知上游采购商,及时报告市场监管部门。快检结果出来后,检测室会进行数据统计,然后通过大屏幕滚动播放,公布当日快检结果。
“现在买菜都会先看公示栏,检测合格的才放心买。监管部门把食品安全检测做到前面,我们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踏实了。”前来采购的市民吴冰说道。
记者了解到,今年以来,我市共完成食用农产品检测18003批次,其中农药残留检测16791批次,瘦肉精检测1185批次,水产品或非法添加检测327批次。
“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大对食品安全和快检知识的宣传,严防问题食品流入市场,严把食品安全关。”张冠军表示,市民如果有想检测的品种,可以在农贸市场扫码参加我市开展的“你点我检”活动。(记者 李锦文)